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院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周云书记开讲新学期“思政第一课” ——传承精神迈向新时代 激扬青春踏上新征程

作者: 日期:2018年09月27日 00:00

9月20日上午,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党委书记周云在广州校区D101讲学厅为资源与城乡规划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2018级新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第一课”。

课前,周书记带领同学们回顾了王庭槐校长在2018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的讲话精神,她勉励全体新生用大学四年的美好时光去践行“德才兼备,知行合一”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与中山大学(以下简称中大)是一脉相承的,在血脉相承的关系之间,有助于认识我们中大新华是一所什么样、有着什么历史传统的大学。”中山大学发展的历史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是华南高等教育史的重要篇章。革命性、科学性和开放性是中大最突出的优良传统,周云书记说,中大的历史与现状,中大的精神与文化,体现着中大人的责任和使命。在充分了解学校传承中山大学校训、校歌的基础之上,周云书记为新生们生动讲述了中大的办学历史和发展历程。“我们希望中山大学的血脉,深入到我们每一位新华学子的血液里,使我们有一份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随后,周书记列举了《共产党宣言》早期译者与国立广东大学,中国共产党人与国立广东大学,国立广东大学(后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学生与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和左翼作家与国立中山大学的密切联系和历史故事,她希望同学们在入学之初就能体会母体学校的深刻精神内涵,了解中大的历史和现状,感受中大的精神和文化,更希望同学们在新时代的坐标中找到自己的定位,顺应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潮流,勇担新时代的责任,从中大新华出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周书记强调:“我们从历史中可以看到,中山大学百年来薪火相传,践行马克思主义,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是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的《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康乐园中,循流溯源,振叶寻根:我们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缅怀前贤,不忘初心,慎思笃行,牢记使命,我们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为民族为人类的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

周云书记为同学们生动讲解了中山大学的办学前身,以及缅怀了中大学子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奉献的精神和烈士事迹。周书记指出,早期的共产党人对国立广东大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共产党人在创办中大的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和密切的关系也是其他高校无法比拟的。

紧接着,周书记引用了1923年12月孙中山先生在怀士堂的演讲语录:“诸君立志,是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什么是叫做大事呢?大概的说,无论哪一件事,只要从头至尾,彻底做成功,便是大事。”从“德才兼备 领袖气质 家国情怀”到“德才兼备 知行合一”,再到同一则校训、同一首校歌,都凝聚着我们的精神,凝聚着我们的奋斗目标、使命与责任,我们要感恩学校营造的这份传承环境,也正是这份精神传承要求我们必须明确自身目标和家国情怀;另一方面,学校的发展始终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向、同步、同行。当下,国家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这也是我们当今的责任,“从我们的思想、政治上,从我们的生活、学习上,我们必须时时刻刻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责任。同学们就是正当时,同学们就是国家将来的骨干。”

周书记说,我们“个人梦”一定要融入“国家梦”,我们的校歌唱到“明辨笃行,为国栋梁”,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和开拓者;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珍惜韶华,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我们处在伟大祖国走向世界中心、引领世界发展的伟大时代,处在高等教育繁荣发展、跨越发展的伟大时代,处在重视教育、重视创新、重视人才的伟大时代,这是一所大学能遇到的最好时代,这是我们遇到的最好时代!”周书记说,“让我们做这个时代最坚定的信仰者、最坚定的践行者,无愧于历史的使命,无愧于时代的责任,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周云书记勉励新生主动适应新的环境,由他律走向自律;适应自主学习;适应综合评价,学好专业、完善人格。大学是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和选择将来成为什么人的地方,早立志仅仅是成长的起点,同时更要立长志,做有效的规划,努力把自己远大理想转化为清晰可见的行动路线,规划好每一天、每一月和每一年。

最后,周云书记对学校新生寄以厚望:“希望同学们健康成长,尽快融入学校大集体,多和同学、老师和学校沟通,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点击次数:

东莞市麻涌镇沿江西一路7号(523133)

联系电话:86-0769-82676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