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一批批堪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0月12日,我校在党员之家召开学习贯彻《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座谈会。省委教育工委党史学习教育第八巡回指导组成员,学校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党委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务处、人力资源管理处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正、副职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参与座谈。会议由我校党委书记周云主持。
与会人员紧密围绕《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展开学习讨论,对标对表这一纲领性文件为进一步加强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建言献策,开创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出谋划策。

我校党委书记周云主持座谈会

我校副校长李中生发表讲话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旷三平分享学习心得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吴素香发言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付晶发言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周月英发言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张彦发言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邢立宇发言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旷三平向与会人员传达学习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的重要文件精神,并强调,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主渠道。《意见》指出,要将加强马院建设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更好地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任,完成为党和国家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使命,每一位思政课教师都要在政治引导、学理阐释和价值塑造上下功夫,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此外,建议进一步加强高素质思政课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引进,加强思想政治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持续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高质量建设和高水平发展。
马克思学院副院长吴素香表示,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要重点打造一支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将社会实践教学融入思政课堂,通过分组合作、社会调研、展示评比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开好新时代的“大思政课”;积极推进思政课程标准化发展,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为统筹推进思政课教学,确保高质量完成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思修》课程教研室副主任付晶表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通过项目合作和课程展示的形式提高授课质效,培养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中华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概》课程教研室主任周月英表示,我校思政课程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办学以来坚持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新时代思政课程建设要继续坚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传统,使思政课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环节的育人功能,在传承的基础上继续做优做强广州新华的思政实践教学“第二课堂”。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原》教研室课程副主任张彦表示,《意见》中提到要将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重点课程加强建设,我深受鼓舞。作为高校思政教师,我们要坚持找差距、补短板、争一流,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整体的理论研究阐释水平,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提升学生的思政课获得感;同时,要贯彻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政策,积极参与学校层面正在立项和已经立项的“课程思政”项目,与全校教师一起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建设,合力构建起具有广州新华特色的新时代“大思政”格局,共育堪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形策》教研室课程副主任邢立宇表示,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政治引导、学理常识和价值塑造三方面相统一,并在教学过程中将“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教学为中心”。通过紧跟时事的生动案例,将政治理论话语体系转变为吸引学生主动理解和思考的话语,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校党委书记周云在讲话中表示,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学校将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学校将通过加强师资培训、职称评审改革、高素质师资引进等系列措施,为思政课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平台和支持,希望思政课教师进一步坚定政治信仰、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努力推动我校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再上新阶,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出更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校副校长李中生在讲话中表示,我们要坚持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要充分利用生动、立体、形象的新时代主旋律影视资源,构建起一堂堂生动立体的“社会大思政课堂”,教育引导大学生在观影学习中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做根正苗红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接下来,我校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重要文件精神,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堂,整合优势资源,持续提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质量水平,不断开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新局面。